孕妇感染蛲虫病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接触感染者、免疫力下降、孕期生理变化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药物驱虫、环境消毒、个人防护等措施干预。
1. 卫生习惯不良饭前便后未彻底洗手或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可能误食蛲虫卵。建议家长督促孕妇使用流动水洗手,瓜果去皮后食用,内衣裤每日煮沸消毒。
2. 接触感染者与蛲虫病患儿共用毛巾、寝具等物品易交叉感染。家长需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家庭环境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孕妇避免接触患儿肛周区域。
3. 免疫力下降妊娠期免疫调节可能增加寄生虫易感性。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双羟萘酸噻嘧啶等驱虫药,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增强体质。
4. 孕期生理变化激素变化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虫卵更易滞留。表现为夜间肛周瘙痒、睡眠不安,可能与蛲虫夜间产卵活动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影响胎儿。
孕妇应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饮食注意补充南瓜子、胡萝卜、酸奶等有助于驱虫的食物,出现症状及时到产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