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碳中毒最常引起的变性包括脂肪变性、水样变性、玻璃样变性和坏死,其中以肝细胞脂肪变性最为典型。
1、脂肪变性四氯化碳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导致甘油三酯蓄积形成脂肪滴,表现为肝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严重时可发展为脂肪肝。
2、水样变性四氯化碳破坏细胞膜钠钾泵功能,引起细胞内钠水潴留,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常见于早期中毒阶段。
3、玻璃样变性长期接触四氯化碳可导致肝细胞内角蛋白异常聚集,形成嗜酸性透明小体,这种不可逆改变提示细胞损伤加重。
4、坏死大剂量四氯化碳可直接导致肝细胞凝固性坏死,表现为细胞核固缩碎裂、胞质嗜酸性增强,多发生在肝小叶中央区。
接触四氯化碳后应立即脱离污染源,中毒患者需监测肝功能并避免饮酒,职业暴露人群应做好呼吸道和皮肤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