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需结合关节症状、血液检查、影像学评估及临床标准,主要方法包括类风湿因子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查、关节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评估。
1、症状观察晨僵超过30分钟、对称性小关节肿痛是典型早期表现,症状持续6周以上需警惕。医生会记录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2、血液检查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阳性提示高风险,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支持诊断。需注意约30%患者血清学检查可能始终阴性。
3、影像学检查手部X线片可发现骨侵蚀,高频超声能检测滑膜增生和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对早期骨髓水肿敏感。影像学改变早于结构性破坏出现。
4、临床标准采用2010年ACR/EULAR评分系统,根据关节受累数、血清学、急性期反应物、症状持续时间综合评分,≥6分可确诊。需排除银屑病关节炎等其他疾病。
确诊后应尽早开始规范治疗,日常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手指过度用力,定期监测骨密度和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