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导致的异常出血可能由肿瘤侵蚀血管、激素水平紊乱、合并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等方式干预。
1. 肿瘤侵蚀血管癌细胞浸润子宫内膜血管导致破裂出血,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阴道流血,需通过宫腔镜活检确诊后行子宫全切术,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卡铂、多柔比星。
2. 激素水平紊乱雌激素过度刺激使子宫内膜增生脱落异常,常见于肥胖或绝经后女性,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绝经后出血,可采用孕激素类药物如甲羟孕酮、地屈孕酮进行内分泌治疗。
3. 合并感染肿瘤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加重出血,伴随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同时控制原发病灶。
4. 凝血功能障碍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并联合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建议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时及时进行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