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脉搏快可能与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痰热内扰、肝郁化火、外感热邪等因素有关。脉搏快在中医称为“数脉”,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辨证。
1、气血不足长期劳累或久病耗伤气血可能导致脉搏快,常伴随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选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调理。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食用红枣、龙眼肉等补益气血的食物。
2、阴虚火旺阴液亏虚导致虚火内生可引起脉搏快,多见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失眠多梦等表现。常用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滋阴降火。建议减少辛辣燥热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阴。
3、痰热内扰痰湿郁而化热可能阻滞气机导致脉搏快,常见胸闷痰黄、口苦黏腻、舌苔黄腻等症。治疗宜清热化痰,可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方剂。饮食需清淡,忌肥甘厚味,适量运动帮助化痰。
4、肝郁化火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化火可能引发脉搏快,多伴有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等症状。中医常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疏肝清热。保持情绪舒畅,可配合玫瑰花、菊花等代茶饮疏解郁热。
5、外感热邪感受风热或暑热邪气可能导致脉搏快,常见发热头痛、口渴咽痛等表热证。治疗以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为主。发热期间需多饮水,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受邪。
中医调理脉搏快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日常应注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熬夜和过度思虑,饮食宜清淡有节,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调和气血。若长期出现脉搏快伴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