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可能是艾滋病的症状之一,但更常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或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1. 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可通过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功能。
2. 食物中毒食用变质食物后出现水样便,伴有腹痛发热,需及时补液,严重时需用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或消旋卡多曲控制感染。
3. 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压力相关的功能性肠病,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可服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或马来酸曲美布汀调节肠道蠕动。
4. 艾滋病相关腹泻HIV感染者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可能伴随消瘦、口腔白斑,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
出现腹泻症状建议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若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血便、高热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