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和肾炎是两种不同的健康问题,前者属于中医概念,后者是西医诊断的肾脏疾病。
肾虚是中医术语,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可能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肾阳虚常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肾虚通常与长期劳累、年老体衰、久病耗损等因素有关,治疗以中药调理为主,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肾炎是西医诊断的肾脏炎症性疾病,包括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类型,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多与感染、免疫异常、药物损伤等因素有关,可能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诊断需依靠尿常规、血液检查、肾脏超声等,治疗包括控制感染、调节免疫、降压等,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片、缬沙坦胶囊等。严重者需透析或肾移植。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