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等表现。
1、便血肠道息肉表面破损可能导致便血,血液多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偶见大量出血,需与痔疮出血鉴别,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腹痛息肉增大可能引发间歇性腹部隐痛或绞痛,多位于下腹部,可能与肠蠕动异常或肠套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匹维溴铵片、曲马多缓释片等缓解症状。
3、排便异常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可能导致里急后重、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息肉刺激肠黏膜可能导致黏液便,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调节肠道功能。
4、肠梗阻巨大息肉可能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必要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或肠段切除术。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日常保持高膳食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出现持续便血或排便异常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