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尿酸性肾病主要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疗法、饮食调理、运动干预等方法。该病属于痛风性肾病范畴,多因脾肾亏虚、湿热瘀阻导致尿酸代谢异常。
1、中药内服常用方剂包括四妙散、桂枝茯苓丸等,含黄柏、苍术等成分可清热利湿。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如土茯苓、萆薢,中成药如痛风定胶囊。需辨证施治,脾虚型加党参白术,肾虚型用济生肾气丸。
2、针灸疗法选取肾俞、三阴交等穴位,配合电针刺激改善肾脏微循环。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可降低血尿酸。耳穴压豆选取肾、内分泌等反射区,辅助调节嘌呤代谢。
3、饮食调理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推荐食用薏苡仁、冬瓜等利湿食材,枸杞山药粥可补益脾肾。禁酒并控制果糖摄入。
4、运动干预采用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促进尿酸排泄。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急性发作期应配合西药控制症状,慢性期可发挥中医整体调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