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
1、保守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2-3天,避免久坐久站,日常可通过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使用硬板床和腰部护具减轻椎间盘压力。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可能与神经压迫、局部炎症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等症状。
3、物理治疗超短波、牵引等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热敷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重复进行10-15次疗程。
4、手术治疗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椎管减压术或脊柱融合术,可能与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扭转动作,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饮食中适当增加牛奶等高钙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