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和肾脏损害。
1、病原体汉坦病毒是RNA病毒,主要宿主为啮齿类动物,病毒通过鼠类排泄物污染环境传播给人类。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带毒鼠类排泄物,或吸入被病毒污染的尘埃形成气溶胶感染。
3、临床表现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可表现为三红三痛症状。
4、诊断治疗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
预防重点在于灭鼠防鼠,野外作业做好防护,高危人群可接种疫苗,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