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干预,常用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等。
1、氨基水杨酸类美沙拉嗪可通过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减缓息肉生长,适用于炎症性肠病相关息肉;柳氮磺吡啶需注意磺胺过敏风险;奥沙拉嗪对左半结肠息肉效果较好。
2、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局部作用于肠道黏膜,适合较小息肉;泼尼松用于急性炎症期控制,需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适用于家族性息肉病术后预防;巯嘌呤可抑制异常增生,使用中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4、抗生素治疗甲硝唑针对合并感染的息肉;利福昔明对肠道菌群紊乱相关息肉有效,不建议长期连续使用。
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肠镜复查评估疗效。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戒烟酒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