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主要有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疾病分期、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制定。
1、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通路抑制其生长。常用药物包括硼替佐米、卡非佐米等蛋白酶体抑制剂,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等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可延缓疾病进展,但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神经功能。
2、化疗化疗采用细胞毒性药物杀灭肿瘤细胞,常用方案包含环磷酰胺、阿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组合。传统方案适用于体能状态较好的患者,可能伴随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对于老年或体弱患者可采用调整剂量的温和化疗方案。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和CAR-T细胞疗法。达雷妥尤单抗可靶向CD38抗原,与化疗联用能提高疗效。BCMA靶向的CAR-T细胞疗法对复发难治患者展现较好效果,但需警惕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4、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年龄小于70岁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通过大剂量化疗后输注自体干细胞重建造血功能。异基因移植因移植物抗骨髓瘤效应可能实现长期缓解,但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5、支持治疗支持治疗贯穿疾病各阶段,包括双膦酸盐防治骨病、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静脉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等。疼痛管理需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平衡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骨质疏松,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避免高嘌呤食物。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和感染防护,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评估疗效。出现骨痛加重、持续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