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结节是肝脏在长期纤维化过程中形成的异常增生组织,主要分为再生性结节、异型增生结节、恶性结节三类,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因素引起。
1、再生性结节肝脏受损后局部代偿性增生形成,属于良性病变,可能与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发现。
2、异型增生结节具有癌变倾向的过渡性病变,多伴随肝硬化进展出现,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水平。
3、恶性结节已发展为肝细胞癌的结节,常见于晚期肝硬化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黄疸等表现,增强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4、诊断鉴别超声造影和肝穿刺活检是鉴别结节性质的关键手段,对于超过10毫米的快速生长结节需高度警惕恶变可能。
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肝脏影像学随访,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出现结节增大需及时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