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氧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肺动脉高压可能与遗传因素、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血栓栓塞、结缔组织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胸痛、晕厥、咯血等症状。
1、生活方式调整肺动脉高压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日常需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饮食以减少水钠潴留,建议将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高原居住者应尽快转移至低海拔地区,妊娠期患者需终止妊娠。体重指数超标者需通过饮食与运动逐步减重。
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适用于动脉血氧分压持续低于60毫米汞柱的患者,每日吸氧时间需达到15小时以上。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流量控制在1-3升/分钟。氧疗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延缓右心功能恶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配合无创通气治疗。
3、药物治疗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片可改善血管重构,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片能降低肺血管阻力,前列环素类似物如伊洛前列素吸入溶液可扩张肺动脉。利尿剂呋塞米片缓解右心衰竭水肿,抗凝药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形成。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4、介入治疗经皮球囊房间隔造口术适用于严重右心衰竭患者,通过建立心房水平分流减轻右心负荷。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可改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介入治疗需在具备条件的医疗中心开展,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5、手术治疗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根治性手段。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房间隔造口术作为姑息性手术可延长等待移植患者的生存期。所有手术方案需经多学科团队评估后实施。
肺动脉高压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六分钟步行试验及血液生化指标。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与突然的体位变化。出现下肢水肿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营养方面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饱餐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