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阳性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等途径感染他人。
1、血液传播接触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导致感染,如输血、手术、纹身、穿耳洞等操作不规范时风险较高。
2、母婴传播丙肝阳性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但概率相对较低。
3、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传播丙肝病毒,尤其存在黏膜损伤时风险增加。
4、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是丙肝传播的高危行为,病毒可通过微量血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丙肝阳性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定期复查肝功能,家庭成员建议进行丙肝抗体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