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可通过日光照射、增加喂养频次、口服益生菌、蓝光治疗等方式干预。多数由生理性胆红素代谢延迟、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肝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日光照射:每日让新生儿暴露在柔和阳光下10-15分钟,阳光中的蓝光波段有助于分解皮肤表层胆红素。家长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选择早晚时段进行。
2、增加喂养:通过每2-3小时哺乳一次促进排便,加速胆红素排出。母乳不足时可遵医嘱补充配方奶,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及排便次数。
3、口服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使用前需医生评估,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4、蓝光治疗:血清胆红素超过256μmol/L时需住院接受蓝光照射,可选用窄谱蓝光或光纤毯治疗。严重溶血患儿可能需换血治疗。
家长应每日观察黄疸扩散范围,若蔓延至手脚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哺乳母亲可适量进食茼蒿、玉米须等利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