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属于活性斑,其色素活跃程度与紫外线刺激、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活性斑主要指黑色素细胞功能亢进导致的色素沉着斑,黄褐斑的病理特征符合这一定义。
黄褐斑的活性特征表现为色素沉积受内外因素动态影响。紫外线暴露会刺激酪氨酸酶活性,加速黑色素合成,导致原有色斑加深或范围扩大。妊娠、口服避孕药等引起的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通过激活黑色素细胞受体加重色素沉积。部分患者伴随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外界刺激更易诱发炎症后色素沉着。这类斑点的颜色深浅常随诱因变化而波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是典型表现。
黄褐斑需要与固定性色素斑鉴别。某些获得性真皮黑色素细胞增生症或太田痣等真皮型色斑,其色素细胞位置较深且相对稳定,不受短期外界刺激明显影响。而黄褐斑的色素主要沉积在表皮基底层,通过伍氏灯检查可见特征性棕褐色荧光,这种浅层分布特性决定了其易受代谢因素影响的活性本质。
日常需严格防晒并避免过度摩擦皮肤,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反跳性色素沉着。氨甲环酸片、维生素C注射液等口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配合氢醌乳膏、熊果苷乳膏等外用制剂可调节黑色素代谢。光电治疗可能刺激局部炎症反应,选择低能量调Q激光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