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发烧可能与激素波动、免疫力下降、生殖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调理、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激素波动:月经期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可能引起低热,建议多喝温水并用热毛巾敷腹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
2、免疫力下降:经期体内铁元素流失导致抵抗力降低,易受病毒侵袭出现感冒样症状,需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猪肝、菠菜等含铁食物,必要时服用连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阿昔洛韦片等药物。
3、生殖系统感染:经血逆流或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可能诱发盆腔炎,常伴随下腹坠痛和异常分泌物,需进行分泌物检测后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4、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异位生长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周期性发热,超声检查可确诊,临床常用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控制病灶发展。
经期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应及时就医,日常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并每2-3小时更换,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