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痱子粉、冷敷止痒、外用药物、调整环境温度等方式治疗。痱子通常由汗液堵塞汗腺导管、高温潮湿环境、衣物摩擦等因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度搓洗。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可减少汗液滞留和细菌滋生。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化纤材质加重皮肤摩擦。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尤其需注意婴幼儿颈部、腋下等褶皱部位护理。
2、使用痱子粉痱子粉可吸收多余汗液并减少摩擦,建议选择含氧化锌、滑石粉成分的产品。使用时避开眼鼻口,薄涂于患处即可,婴幼儿需注意防止吸入风险。若出现皮肤发红或刺痛应立即停用。痱子粉适用于白痱和红痱初期,脓痱禁用。
3、冷敷止痒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清水浸湿纱布,敷于瘙痒部位5-10分钟,每日重复多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炎症反应,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婴幼儿冷敷时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低温冻伤。冷敷后配合外用炉甘石洗剂效果更佳。
4、外用药物轻度痱子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涂抹多次。瘙痒明显时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继发感染需搭配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一周,婴幼儿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5、调整环境温度保持室温在24-26℃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使用空调或风扇促进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吹皮肤。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婴幼儿睡眠时可垫吸汗巾。夜间开窗通风时注意防蚊,避免抓挠加重皮损。
治疗期间避免搔抓患处,剪短指甲防止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婴幼儿出现发热、脓疱或持续哭闹需及时就医。日常可多用金银花、菊花煮水擦洗,选择无香精的婴儿沐浴露。若症状3日内无改善或加重,应至皮肤科就诊排除湿疹、毛囊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