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有白带增多、鱼腥味、外阴瘙痒等,可通过甲硝唑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替硝唑栓、乳酸菌阴道胶囊、复方黄松洗液等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通常由阴道菌群失调、频繁冲洗阴道、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白带增多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常出现灰白色稀薄白带,量明显多于平时,可能附着在内裤上。白带质地均匀,可能带有气泡。这与阴道内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有关,导致阴道分泌物成分改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抑制厌氧菌生长,或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菌群平衡。
2、鱼腥味特征性鱼腥臭味是细菌性阴道炎的典型表现,尤其在性交后或月经期气味加重。这种异味源于厌氧菌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患者可选用替硝唑栓局部用药,配合复方黄松洗液外洗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卫生用品,以免加重刺激。
3、外阴瘙痒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但通常比念珠菌性阴道炎轻微。瘙痒可能与阴道分泌物刺激外阴皮肤有关。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可直接作用于病灶,减轻炎症反应。穿着棉质内裤、避免抓挠有助于缓解不适。
4、菌群失调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厌氧菌增多是根本病因,可能与过度使用抗生素、阴道灌洗破坏微环境有关。表现为阴道pH值升高至4.5以上。治疗需恢复酸性环境,可使用含乳酸成分的阴道栓剂,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冲洗。
5、性传播因素多个性伴侣或不洁性行为可能引入致病菌,导致阴道防御机制受损。患者常合并尿频、性交痛等症状。除规范用药外,需伴侣同治,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治疗期间禁止盆浴、游泳。饮食上多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复发,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发展为盆腔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