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通常不会自行痊愈,需要医疗干预。压缩性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根据骨折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压缩性骨折的愈合需要专业医疗支持。轻度压缩性骨折可能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逐渐恢复,但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椎体压缩性骨折常见于胸腰椎段,骨折后局部稳定性下降,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脊柱畸形或神经损伤。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配合钙剂如碳酸钙D3片促进骨修复。患者需严格避免负重活动,通常需要6-12周制动期。
严重压缩性骨折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当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或伴有神经压迫时,需行椎体成形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恢复脊柱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仍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如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等。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疼痛、驼背畸形等后遗症,影响心肺功能。
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康复训练,如水中行走、核心肌群锻炼等有助于功能恢复。定期监测骨密度,避免跌倒等二次伤害风险因素。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