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牙周病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吸烟、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牙周病早期可通过加强口腔清洁控制病情。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牙缝残留物,定期用冲牙器冲洗牙龈沟。牙菌斑堆积是牙周病的主要诱因,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清除龈上龈下结石。
2、药物治疗中重度牙周炎需配合药物治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抑制牙周袋内厌氧菌生长,甲硝唑口颊片能缓解牙龈脓肿,西吡氯铵含漱液可减少口腔细菌数量。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菌群失调。药物适用于伴有明显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的情况。
3、手术治疗进展期牙周病可选择牙龈翻瓣术清除深部感染组织,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能修复被破坏的牙槽骨。手术适用于牙周袋深度超过5毫米、牙槽骨吸收达根长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例。术后需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卫生。
4、激光治疗激光辅助牙周治疗能精准清除病变组织,减少出血和疼痛。Er:YAG激光可有效杀灭牙周袋内病原微生物,促进牙龈组织再生。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伴有全身性疾病不宜手术的患者,治疗后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牙周病与胃火上炎、肾阴不足有关。可用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中药含漱,配合针灸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中药治疗适用于慢性牙周炎辅助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清热药物损伤脾胃。
牙周病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血糖水平,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牙龈。建议每3-6个月复查牙周状况,妊娠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需加强口腔护理。长期缺牙者应及时修复,避免邻牙移位加重牙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