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乙型流感病毒属于季节性流感病毒,传染性虽略低于甲型流感,但在人群密集场所仍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乙型流感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含病毒的飞沫可能被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病毒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更易传播,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需特别注意防控。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4天,患者在症状出现前1天至发病后5-7天均具传染性。
乙型流感传染性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排毒时间可能超过7天,免疫功能低下者排毒期更长。病毒变异可能导致传播力改变,但尚未发现传播力显著增强的变异株。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更易出现传播加速,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力随时间减弱也会影响易感性。
预防乙型流感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高风险人群感染后建议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选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