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虱可通过外用药物、环境消毒、性伴侣同治、衣物处理、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阴虱是由虱虫寄生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剧烈瘙痒和红色丘疹。
1、外用药物使用扑灭司林乳膏或苯甲酸苄酯洗剂可杀灭成虫及虫卵。将药物均匀覆盖阴毛区域,8-12小时后清洗。硫磺软膏对虫卵也有灭活作用。用药后瘙痒可能持续数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氯菊酯等安全性更高的药物。
2、环境消毒虱虫离开人体可存活1-2天,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床单、毛巾等密切接触物品。地毯、沙发等无法水洗的物品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密封存放两周以上。剃除阴毛能减少虫卵附着,但非必需处理方式。
3、性伴侣同治所有近期性接触者均需同步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可能携带虱虫。治疗期间禁止性接触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家庭成员共用寝具时,需排查其他成员是否感染,儿童可能出现眉毛、睫毛寄生。
4、衣物处理近期穿着的内衣裤需密封丢弃或沸水煮烫10分钟。毛衣、羽绒服等不耐高温衣物可干洗或使用防虱喷雾处理。鞋子、帽子等可能接触私密部位的物品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5、预防复发治疗后7-10天需重复用药以杀灭新孵化的幼虫。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泳衣等贴身物品。公共场所如浴室、酒店尽量使用一次性坐垫。复发时可能出现虫体抗药性,需更换药物类型。
治疗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皮肤摩擦,每日更换消毒。保持会阴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若出现皮肤溃烂、淋巴结肿大等继发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集体生活环境中需公示消毒情况,防止交叉感染。阴虱不传播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但可能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建议完成治疗后进行相关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