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饱胀、呕吐、体重下降等,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幽门梗阻通常由消化性溃疡、肿瘤、炎症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上腹饱胀上腹饱胀是幽门梗阻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进食后腹部胀满感持续加重,尤其在餐后更为明显。由于胃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导致胃内压力升高,患者常伴有嗳气或恶心。长期梗阻可能引发胃扩张,严重时可见上腹部膨隆。治疗需先通过胃肠减压缓解症状,再针对病因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或保护黏膜。
2、呕吐呕吐多发生于进食后数小时,呕吐物含隔夜宿食或发酵食物,呕吐后腹胀可暂时减轻。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液纠正。若由消化性溃疡引起,可联合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和克拉霉素片根除幽门螺杆菌;若为肿瘤性梗阻,需通过内镜下支架置入或手术解除梗阻。
3、体重下降长期摄入不足及营养吸收障碍会导致体重明显减轻,伴随乏力、贫血等表现。患者需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代谢需求,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瘢痕性幽门梗阻,可尝试内镜球囊扩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婴幼儿需行幽门肌切开术。
4、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缓解急性梗阻的首要措施,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降低腔内压力。治疗期间需禁食并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同时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减压后若症状反复,提示存在器质性病变,需进一步行胃镜或造影检查明确病因。
5、手术治疗手术适用于药物或内镜治疗无效的完全性梗阻,常见术式包括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过早进食加重吻合口负担。恶性肿瘤所致梗阻需结合肿瘤分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幽门梗阻患者日常应少食多餐,选择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纤维食物加重梗阻。术后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吻合口愈合情况。出现持续呕吐、呕血或黑便时须立即就医,警惕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