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的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并发症需积极干预。直肠炎是直肠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
轻度直肠炎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感或黏液便,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规律作息,症状多能自行缓解。部分患者需配合医生使用美沙拉嗪栓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进行抗感染治疗。病程中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或间歇性便血,但肠黏膜损伤较浅表,及时干预后预后良好。
重症直肠炎可能出现持续脓血便、发热或肠壁溃疡穿孔,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广泛糜烂或假息肉形成。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肛周脓肿、直肠狭窄等并发症,此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或采用直肠黏膜缝合术等外科处理。特殊类型如放射性直肠炎可能伴随肠瘘形成,需多学科协作治疗。
建议患者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促进黏膜修复,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出现体重下降或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治疗期间定期检测便常规与炎性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