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的中药主要有茵陈蒿、垂盆草、五味子、丹参、虎杖等,也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颗粒、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安络化纤丸、强肝胶囊等中成药。肝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自行配伍或调整剂量。
一、中药茵陈蒿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肝炎,常表现为目黄、尿黄、胁痛等症状。其活性成分茵陈蒿素可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改善肝功能。使用时可配伍栀子、大黄增强疗效,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垂盆草垂盆草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对急性肝炎出现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缓解作用。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可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鲜品捣汁外敷还可缓解肝区胀痛,但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三、五味子五味子可保护肝细胞膜,抑制肝纤维化进程,适合慢性肝炎患者。其木脂素成分能抗氧化并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乏力、失眠等伴随症状。常与柴胡、白芍配伍使用,但胃酸过多者需减量。
四、中成药茵栀黄颗粒由茵陈、栀子等组成,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可消退黄疸并降低胆红素。服药期间需监测大便颜色,出现腹泻应减量。忌与辛辣食物同服,避免影响药效。
五、护肝片护肝片含柴胡、茵陈等成分,能疏肝解郁,改善慢性肝炎引起的胁肋胀闷。长期服用需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服药期间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肝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严格禁酒并控制高脂饮食,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可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项目,若出现腹胀加重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中药调理需坚持3-6个月,期间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换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