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及生育需求选择个体化方案。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痛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病灶出血;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控制月经量。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可能伴随潮热、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配合钙剂补充。
2、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持续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从而减少月经量和疼痛,有效率较高。适合无生育需求且子宫体积增大小于孕12周的患者,需每5年更换一次。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卵巢囊肿等不良反应,通常3-6个月后逐渐缓解。
3、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病灶血供使异位内膜坏死,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但拒绝手术者。术后需警惕发热、阴道排液等栓塞后综合征,约20%患者可能复发。聚焦超声消融利用超声波精准破坏病灶,保留子宫完整性,但长期疗效仍需观察。
4、保守性手术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适用于局限型患者,可缓解症状并保留生育功能,但术中出血风险较高,术后需使用药物预防复发。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可能因病灶边界不清导致切除不彻底,复发率较高。
5、根治性手术子宫切除术是根治方法,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疑似恶变者。经腹手术视野清晰但恢复较慢,阴式手术创伤小却技术要求高。术后需关注卵巢功能变化,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腺肌症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经期可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红肉摄入以减少雌激素影响。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心理疏导可帮助改善因慢性疼痛导致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