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可能由高热惊厥、癫痫发作、电解质紊乱、脑部病变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降温、抗癫痫药物、补液或神经科治疗等措施。
1. 高热惊厥婴幼儿体温超过38.5℃时易引发抽搐,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和肢体抽动。建议家长立即物理降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并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源。
2. 癫痫发作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可能与脑外伤、卒中后遗症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强直阵挛和口吐白沫。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3. 电解质紊乱严重低钙血症或低钠血症可诱发肌肉痉挛,常见于腹泻脱水或肾功能异常患者。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纠正电解质失衡。
4. 脑部病变脑炎、脑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可能导致抽搐,多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手术或放疗等针对性治疗。
突发抽搐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咬伤舌头,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并及时送医。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