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长小肉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瘢痕疙瘩、寻常疣、表皮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涂抹、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表现为无痛性圆形隆起。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较大囊肿需手术摘除。
2、瘢痕疙瘩创伤修复过程中胶原过度增生形成,常见于耳垂穿孔后。早期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顽固性疙瘩需配合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
3、寻常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质增生,表面粗糙呈菜花状。可选用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局部治疗,顽固疣体采用液氮冷冻去除。
4、表皮囊肿毛囊漏斗部角质堆积形成的囊性肿物,内容物呈豆腐渣样。小囊肿无须处理,合并感染时口服头孢克洛,反复发作者建议手术完整剥离。
避免反复抓挠刺激肿物,耳部清洁时动作轻柔,发现肿物短期内增大或破溃应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