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乙肝病毒血液传播可通过规范医疗操作、避免共用注射器具、加强个人防护及接种疫苗等方式实现。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不洁针具使用、伤口暴露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流程,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乙肝病毒可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确保手术器械、牙科设备等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禁止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是高风险行为,需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材。
皮肤黏膜破损时应立即用防水敷料包扎,接触他人血液时戴手套。医务人员处理创伤或进行穿刺操作时需佩戴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可产生有效抗体保护,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医务人员、乙肝患者家属等应完成0-1-6月标准免疫程序。
日常注意避免与他人血液直接接触,纹身、穿耳洞等需选择正规机构,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