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有臭味可能提示异常情况,常见原因包括宫腔感染、胎盘胎膜残留、产褥期卫生不良或合并阴道炎,需结合分泌物性状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宫腔感染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合并细菌感染时,恶露呈腐臭味并伴发热腹痛。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选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药物,同时配合子宫收缩剂促进残留物排出。
2、组织残留胎盘胎膜残留腐败会产生腥臭味,恶露量多持续时间长。超声确诊后需行清宫术,术后使用缩宫素和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3、卫生管理不当会阴护理不及时导致经血与细菌混合发酵。应指导产妇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及时更换卫生巾,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
4、合并阴道炎原有阴道炎未治愈可能加重异味,需区分细菌性阴道病(鱼腥味)或念珠菌感染(酸臭味)。根据病原体选择克霉唑栓、克林霉素软膏等局部用药。
建议产妇观察恶露颜色变化及体温情况,出现持续臭味、发热或出血量突增时须立即就诊,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