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母乳喂养可能无法为婴儿提供足够的维生素K。维生素K缺乏可能由母乳含量不足、婴儿肠道菌群未建立、吸收障碍、肝胆疾病等因素引起。
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低,尤其是初乳阶段。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为新生儿补充维生素K口服剂或注射剂,常用药物包括植物甲萘醌、维生素K1注射液。
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合成足量维生素K。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有无皮下瘀斑、脐带渗血等出血倾向,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补充剂。
乳糜泻、慢性腹泻等疾病可能影响维生素K吸收。若婴儿出现便血、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凝血功能,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水溶性维生素K制剂。
胆道闭锁、肝炎等疾病会导致维生素K吸收利用障碍。这类患儿需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需长期补充维生素K,常用药物有维生素K1片剂、注射液。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新生儿出生时接受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纯母乳喂养期间家长应定期带婴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必要时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