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活性钙后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需根据个体情况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钙吸收效率、饮食结构、维生素D水平、基础疾病。
活性钙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但肠道吸收受胃酸分泌影响。胃酸不足者可能需联合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维D2磷酸氢钙片。
日常饮食中乳制品、豆制品摄入不足时,钙与维生素协同补充更必要。深绿色蔬菜、海产品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助于钙沉积,必要时可配合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维生素AD胶丸。
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时,需额外补充。阳光暴露不足人群建议联合维生素D3滴剂、胆维丁乳、维生素D2注射液等制剂。
骨质疏松、慢性肾病等患者常存在钙磷代谢紊乱,需根据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调整方案。此类人群使用活性钙时多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钙尔奇D等复合制剂。
建议通过血清钙、尿钙及维生素D检测评估营养状态,避免盲目联合用药。日常可增加蘑菇、蛋黄等天然维生素D食物摄入,适度晒太阳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