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是胆汁反流入胃部导致胃黏膜炎症及糜烂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胃部手术、幽门功能障碍、胃肠动力异常、慢性胆囊疾病等。
1、胃部手术胃切除或幽门成形术后可能破坏抗反流机制,导致胆汁持续刺激胃黏膜。治疗需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瑞巴派特,并配合促胃肠动力药。
2、幽门功能障碍幽门括约肌松弛或关闭不全使胆汁易反流,常伴随腹胀、呕吐胆汁症状。可通过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改善,严重者需内镜下幽门成形术。
3、胃肠动力异常胃排空延迟或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胆汁反流概率,表现为餐后上腹灼痛。治疗需联合促动力药和胆汁吸附剂如考来烯胺,同时少食多餐。
4、慢性胆囊疾病胆囊炎或胆石症导致胆汁成分异常,长期刺激胃黏膜形成糜烂。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使用熊去氧胆酸调节胆汁成分,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
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及酒精,餐后保持直立位,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若出现呕血或黑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