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乏可能与缺水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季节性气候干燥、饮水不足、电解质失衡、慢性疾病等。
秋季空气湿度降低,人体通过皮肤和呼吸丢失水分增加,轻度脱水可导致疲劳感。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低温环境下口渴感减弱,日常饮水减少易引发血液黏稠度升高,影响氧气运输。可设置定时饮水提醒,分次少量补充温水。
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钠钾离子紊乱会引发肌肉无力。运动后建议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加重秋乏症状,通常伴随多尿或代谢减缓。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二甲双胍、左甲状腺素钠等药物控制。
秋季可适量食用梨、银耳、山药、百合等润燥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疲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