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喝水少可能导致脱水、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血栓形成等危害。水分摄入不足会影响血液循环、代谢废物排出及器官功能,需通过定时定量饮水、调整饮食结构、监测尿量、必要时静脉补液等方式干预。
长期水分摄入不足使细胞外液减少,表现为口干、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可少量多次喂温水,或通过鼻饲管补充等渗溶液,严重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尿液浓缩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尿频尿痛或发热。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出现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肠道水分不足致粪便干硬,伴随腹胀腹痛。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渗透性泻药,辅以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血液浓缩及血流缓慢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肢体肿胀。建议穿戴弹力袜,被动活动肢体,高危患者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
护理人员应每2小时协助饮水100-200ml,记录出入量,优先选择温开水、淡蜂蜜水或蔬果泥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发现意识模糊或尿量持续减少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