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出现少量血块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脱落速度、凝血功能变化、久坐不动、子宫位置异常等因素有关。
1、内膜脱落:月经血块主要由脱落的子宫内膜混合血液凝固形成,量少且无痛感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保持适度活动促进排出。
2、凝血变化:经期抗凝血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血液凝固加速,若伴随经量增多可考虑使用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片等止血药物。
3、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坐姿会使经血滞留宫腔形成血块,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有助于改善,可配合热敷缓解不适。
4、子宫异常:子宫腺肌症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导致大血块伴严重痛经,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
日常可饮用姜茶暖宫,避免生冷饮食,若血块超过硬币大小或持续3个月以上需妇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