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在营养上的作用有限,其主要成分为乙醇和水,仅含微量矿物质与挥发性成分。适量饮用可能通过乙醇扩张血管暂时促进血液循环,但过量摄入会直接损伤肝脏、胃肠黏膜及神经系统。
白酒中几乎不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素,其热量完全来自酒精代谢产生的能量。每克乙醇可提供7千卡热量,但属于空热量,无法被人体有效利用。少量饮用时,酒精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概率,同时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但这类作用伴随明显健康风险,尤其对慢性肝病患者可能诱发炎症加重。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维生素B1缺乏,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同时增加钙、镁等矿物质流失。白酒中的醛类物质可能直接损伤DNA,与口腔癌、食管癌发病相关。部分研究提出白酒含有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但其含量远低于葡萄酒或黄酒,且无法抵消酒精本身的毒性作用。
饮酒后需补充足量水分加速酒精代谢,避免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防止双硫仑样反应。肝功能异常、胃肠溃疡患者应严格禁酒,健康人群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15克。建议优先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营养,白酒不宜作为营养补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