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乳突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清洁、手术治疗、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炎症迁延、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耳漏、听力下降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2、局部清洁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耳鸣等症状。需定期清理外耳道分泌物,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
3、手术治疗解剖结构异常可能与乳突气房发育不良、鼓膜穿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流脓、听力减退等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等手术。
4、生活调整避免耳道进水,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减少复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炎症扩散至中耳。
日常注意耳部卫生,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出现耳部不适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