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取决于病因类型,主要有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过敏性反应等因素。
1、细菌性感染:细菌性角膜炎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传播,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眼红、疼痛、脓性分泌物。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
2、病毒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或腺病毒引起的角膜炎具有强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和树枝状角膜溃疡。可选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进行抗病毒治疗。
3、真菌性感染:多因植物外伤或隐形眼镜污染导致,常见镰刀菌属感染,表现为角膜白斑和卫星灶。需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或伏立康唑眼用制剂,此类角膜炎人际传播概率较低。
4、过敏性反应:非传染性角膜炎通常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伴随眼痒和结膜充血。治疗以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为主,无须隔离措施。
接触角膜炎患者后应彻底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或眼部化妆品,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至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