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核磁共振可以通过超声检查、CT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测、肝穿刺活检等方式辅助诊断肝癌,但核磁共振对早期肝癌和小病灶的检出率更高。
1、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可作为肝癌初筛手段,能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但对小于2厘米的病灶敏感度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CT扫描:增强CT能清晰显示肝癌特征性强化方式,对1厘米以上病灶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存在电离辐射且对肝硬化背景下的结节鉴别存在局限。
3、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常升高联合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但约30%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升高,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标准。
4、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适用于影像学难以定性的病灶,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引发出血、肿瘤种植等并发症。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