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磨玻璃灶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可能与肺炎、肺水肿、间质性肺病、早期肺癌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评估。
1. 肺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影像学表现为局部磨玻璃影,通常伴随发热、咳嗽。治疗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为主,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奥司他韦。
2. 肺水肿心功能不全或液体过量导致肺泡渗出,磨玻璃灶多呈弥漫性分布,常伴呼吸困难。需利尿剂改善循环,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同时治疗原发心脏疾病。
3. 间质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或胶原蛋白沉积引起,磨玻璃灶多伴随网格状改变,表现为进行性气促。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
4. 早期肺癌少数磨玻璃灶为原位腺癌或微浸润癌表现,病灶持续存在或增大需警惕。确诊后可通过胸腔镜手术切除,术后定期随访。
发现肺部磨玻璃灶应完善胸部CT随访,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适量增加有氧运动促进肺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