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在CT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延迟期向心性填充、偶见钙化或血栓形成。
1、低密度影平扫CT可见类圆形均匀低密度病灶,密度接近血液,边界清晰无浸润表现,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显。
2、边缘强化动脉期呈现特征性边缘结节状强化,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相近,呈"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
3、向心填充门脉期及延迟期造影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填充,延迟5-15分钟后可完全充填,呈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改变。
4、特殊征象约10%病例可见病灶内钙化点,巨大血管瘤可能伴有中央血栓形成的无强化区,需与恶性肿瘤鉴别。
发现典型CT表现的无症状肝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无须治疗,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瘤体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