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通常无法自愈。该疾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由自身免疫异常、感染、乳腺导管阻塞、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控制病情。
1. 自身免疫异常部分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对乳腺组织的异常攻击,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可用于控制炎症,伴有局部红肿热痛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2. 细菌感染棒状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诱发肉芽肿反应。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多西环素,严重感染可能需切开引流。
3. 乳腺导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导管结构异常可导致局部炎症。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缓解堵塞,必要时行病变导管切除术。
4. 激素水平波动妊娠期或哺乳期激素变化可能促进疾病发生。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可能有效,但需评估内分泌状态后使用。
建议患者避免挤压乳房肿块,穿着宽松内衣,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破溃流脓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