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多并伴有血块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分泌减少会使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形成大量血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豆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
2、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可能使宫腔面积增大,经期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经血滞留凝结。常伴随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超声检查可确诊。体积较小者可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直径超过5厘米需考虑肌瘤剔除术。
3、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内膜局部增生,息肉表面血管破裂时易形成不规则出血块。宫腔镜检查能明确诊断,对于多发息肉建议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可配合地屈孕酮预防复发。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或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纤维蛋白形成,经血中混入未完全溶解的纤维蛋白网则呈现块状。需检测凝血四项,确诊后可使用氨甲环酸止血,同时增加菠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5、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焦虑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颜色暗红、质地粘稠,可尝试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必要时联合乌灵胶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日常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卫生巾并每2小时更换,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可饮用红枣枸杞茶或红糖姜茶温暖子宫,每周进行3次30分钟以上的快走或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若连续三个月经期使用超过20片夜用卫生巾或血块直径超过3厘米,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记录月经周期表有助于医生判断出血模式,贫血患者应常规补充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