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提供能量、维持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脂肪代谢、节约蛋白质、促进肠道健康等作用。
1、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千卡热量。葡萄糖是大脑和红细胞的主要能量底物,快速分解后直接为机体供能。淀粉等多糖类碳水化合物需经消化酶分解为单糖后吸收利用,持续释放能量维持基础代谢和体力活动。
2、维持神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依赖葡萄糖作为唯一能量来源。当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神经低血糖症状。膳食中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稳定血糖浓度,保障神经递质合成和突触传递功能正常进行。
3、调节脂肪代谢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可防止脂肪不完全氧化产生酮体。当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低于50克时,肝脏会将脂肪酸转化为酮体供能,长期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存在协同作用,有助于维持正常血脂水平。
4、节约蛋白质充足碳水化合物可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消耗。在饥饿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下,肌肉蛋白会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负氮平衡。每日至少摄入130克碳水化合物能有效保护肌肉组织免于分解。
5、促进肠道健康抗性淀粉、低聚糖等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可作为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这些膳食纤维经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能降低结肠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同时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炎症性肠病发生风险。
建议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控制在50%-65%,优先选择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精制糖摄入,运动员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搭配足量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避免长期采用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保持饮食结构均衡有助于维持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