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健脾涩肠等药用价值,其果实、柿蒂、柿叶均可入药。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鞣酸、果胶等成分,传统医学常用于缓解咳嗽、止血、降血压等。
1、润肺止咳柿子的果肉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引起的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其中含有的鞣酸能收敛肺气,果胶可保护呼吸道黏膜。对于秋冬季燥咳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适量食用柿子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风寒咳嗽或痰多稀白者不宜食用。
2、清热生津新鲜柿子性寒味甘,能清胃热、解酒毒,适合口干舌燥、烦热口渴时食用。其高含水量和有机酸成分可促进津液分泌,改善阴虚火旺导致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柿霜(柿子表面白霜)尤为清热佳品,但脾胃虚寒者应避免空腹食用。
3、涩肠止血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富含鞣质,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轻度腹泻、痔疮出血。柿蒂煎水服用能缓解呃逆,其止血功效在中医方剂中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但鞣酸过量可能引起便秘,便秘人群需慎用。
4、调节血压柿子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助于扩张血管,临床研究表明其辅助降压作用。日常可用柿叶泡茶饮用,适合高血压早期患者作为饮食调理。但严重高血压仍需规范用药,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5、抗氧化护眼柿子富含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能中和自由基,延缓视网膜老化。其橙红色果肉中的玉米黄质可过滤蓝光,对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有一定帮助。每日食用半个柿子即可满足成人每日维生素A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食用柿子需注意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空腹时不宜大量食用未成熟柿子以防胃柿石形成。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去皮食用。药用时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搭配其他药材。柿叶茶每日饮用不宜超过500毫升,连续饮用两周后需间隔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