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下方的痘痘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动力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
1、局部清洁使用温和氨基酸洁面产品清洁患处,避免过度摩擦。油脂分泌旺盛者可每日清洁2次,水温控制在接近体温。
2、外用药物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时可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毛囊角化异常者选用阿达帕林凝胶,炎症明显时涂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口服药物中重度痤疮可口服多西环素调节菌群,女性激素相关痤疮使用螺内酯片,顽固病例需配合异维A酸软胶囊。需排除用药禁忌。
4、光动力治疗反复发作的囊肿型痤疮可采用红蓝光照射,配合5-氨基酮戊酸光敏剂使用。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4-6次疗程。
避免挤压痘痘,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复发。若痘痘持续增大或伴明显疼痛应及时就诊。